心理學心靈小語分享:「期待」跟「愛」的不同
▍「期待」跟「愛」的不同
很多人經常把期待和愛搞混了,總覺得如果自己期待的事,別人沒有滿足的話,自己就是不被愛的。其實期待沒有被滿足的時候,就只是期待落空而已,和別人愛不愛我們完全沒有相關。
給對方真正需要的東西,這是愛,如果對自己也能如此,這便是「愛自己」了。真正的愛,會依照自己擁有的能力,自己滿足自己,在自己可以負擔的前提下去完成,才叫愛。
不切實際的期待,是傷害彼此的開端。不該將希望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那只會讓「期待」成為關係的殺手。
──李儀婷《薩提爾的故事溝通》
……
在我們傳統文化的教導下,常會有那種「如果愛一個人,就要滿足他的期待」的迷思,也就是教孩子聽話、順從的教育。不去考慮自己的資源與喜好,勉強自己要去滿足另一個人的期待,如果這是「愛」,那這種「愛」通常很容易耗竭,然後負面情緒叢生。
愛自己,是做對自己長期有益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會滿足自己的所有慾望或期待,有時候是不現實,有時候是個人資源不足,有時候是短時間內或許能讓自己滿足,但長時間之後會讓自己受苦,像是無節制地消費。
我常強調,愛一個人,不是要順從他的期待,即便是面對我們的父母。父母的期待,未必公平與合理,如同曾子的父親將曾子虐打至昏迷,連孔子都不一定同意這種「愛」。
「愛」要落實在現實生活,得要考量到合理性。如果期待不合理,又要苛求對方執行,只是傷害彼此而已!
真實的人或關係是隨時在變,想要付出愛需要時時觀察對方真正的需求,衡量自己的能力連結的關係才會長久。🤠
你可能感興趣的討論
遊客請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