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在你臉上刻下衰老,卻在我心底颳走回憶。成長是不得已的告別。
導演盧貝松保留了法國電影特有的色調與風格,也同時兼容好萊塢慣用的敘事手法,採用交叉蒙太奇、對比蒙太奇、短鏡頭與快速鏡頭的銜接,流暢的剪輯和層次鮮明的節奏感,完整表現電影。
該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職業殺手和充滿復仇欲望的叛逆少女之間的故事。里昂(尚·雷諾 飾)是一名離群索居的職業殺手,他沒什麼朋友,也不喜歡跟人交談,唯一作伴的是一盆綠色植物,連最後生死關頭都要帶上,象徵他對人生的希望。是個安靜、孤獨、冷酷、且有高度警惕性,只睡在椅子上且槍不離身的職業殺手,沉默寡言和又具有神秘感。
圖源:電影劇照,下亦同。
而他的鄰居瑪蒂達(娜塔莉·波特曼 飾),則是另一個對立的角色。她的父親是警方緝毒組的眼線,因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惡警史丹菲爾報復血洗全家。在生死一線間,這個小女孩敲響了里昂的房門,里昂幾番猶豫之下依然對她敞開了大門。全家除了她無一倖免,更令人心碎的是唯一愛她的四歲弟弟也被殺害,使瑪蒂達有復仇之心徹底黑化。她偶然發現里昂是個不識字的殺手,於是,她教里昂識字,而里昂教她成為殺手,她也頗有天賦,兩人的行動配合的天衣無縫。
而從里昂爲瑪蒂達打開房門的那一刻就註定里昂原本枯燥殺手生活將激起波瀾,兩個人的故事也由此開始。
一出場的瑪蒂達滿臉傷痕,老天對她並不厚道,親母早亡、父親暴力對待、後母冷淡疏離。絕望的她問里昂:「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同樣悲催一生的里昂誠實相告:「Always like this.」
兩個孤苦無依的人最後成為彼此的救贖,無關年齡差距,無關男女情愛,我看到更多的是成為彼此心靈上的慰藉,在殘酷世道中撐下去的希望。這也是這部電影最高明的地方,並沒有把里昂和瑪蒂達之間的感情攤開來,中間有試探有曖昧,面對瑪蒂爾達開門見山的示愛,里昂到結尾才告白更像是告別,但在此之前的情愫早已橫生,只是沒有言明,模糊的感情糾葛反而讓觀衆蕩氣迴腸。
我想也很難去單一歸類這部電影,若作為一部動作片,槍戰場面有種浩瀚的暴力美學,而作為文藝片,從中可以看出很多深層的思想。影片中運用了大量的二元對立,影片主軸線單調但人物是有層次的性格。它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的動作影片,從冷漠中透出人性和情感的溫暖,具有深刻的哲學意味。
情竇初開的小女孩由於缺乏父愛,以致多少有點戀父情結,因此暗戀上在危急時刻護她周全的男子。但由於成長環境,瑪蒂達雖然年齡才 12 歲,卻有超齡的成熟,心智年齡已然不再是個小孩。反觀里昂,外表是個冷酷殺手,昂藏七尺的大漢,但在酒吧只點牛奶,看著老電影傻笑,生活摧殘下依然保持了純眞的童心。
而在普世價值觀下,警察總是正義的一方,自帶正義光芒,而殺手則是被警察制裁的社會毒瘤。但在這部電影中,這種善惡的視角被完全顛覆過來,一樣是二元對立,但你以為的善可能是施惡的一方,不一樣的詮釋手法讓你用不同角度去審視世人所謂的是非善惡。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在於它有跨越時間的魅力。
影片最後,在里昂走出門外時,導演用了強烈的色彩對比,里昂背對著黑暗走向光明,隱喻里昂是向著新生活、新希望邁進。但最後,里昂成全心中所愛,為了替瑪蒂達報仇,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瑪蒂達的生,瑪蒂達則帶著里昂最愛的那盆綠色植物,替里昂過接下來的人生。
瑪蒂達重回校園將里昂的那盆綠植種了下來,像是給了里昂一個安定的根,使他擺脫了黑暗,能好好享受著陽光下的溫暖。
里昂和瑪蒂達的故事有遺憾、惋惜,也有暖意,他們彼此成就,彼此成長,正如電影中的這句台詞:歲月在你臉上刻下衰老,卻在我心底颳走了回憶,成長是不得已的告別。
我比那隻該死的母豬更像他媽媽。 不要那樣形容豬。它們通常都比人還友善。
我所認爲最深沉的愛,莫過於分開以後,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生無愛,吾寧死。
我們這一生最遺憾的事情之一,就是把我們最糟糕的一面留給了我們最親近的人。
從不後悔愛上你,走得越久越珍惜。若時光能流轉回到過去,我也一定還要與你再共譜戀曲,因爲,你就是我今生的唯一。